诈骗分子假冒公安、检察院或者法官等以涉嫌各种违法犯罪为由,要求受害人提供账户核查资金或将资金转入"安全账户"。骗子甚至还会制作假"通缉令",以达到操控被害人的目的。此类诈骗常由台湾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实施,他们利用台湾与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免签的便利,将窝点设置在亚洲、欧洲、非洲、美洲、大洋洲等地的国家,并将诈骗目标逐步转向境外华侨及留学生。为绕开诈骗电话防范拦截系统,诈骗分子在拨打诈骗电话时规避"公安局"等敏感词汇,以电话欠费停机、快递包裹有问题等为切入点,在取得受害人信任后,立即以添加"警用QQ""警用微信""笔录QQ"等名义,利用网络聊天工具与被害人进行后续联系。
在这类骗局中,骗子能让受害人深信不疑的重要原因之一,就是能准确说出受害人的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,甚至银行卡号,而这些公民个人信息都是诈骗团伙购买所得。
现在的诈骗"黑科技"不断升级换代,诈骗分子不仅在电话中冒充公检法人员,还诱使受害人安装以假乱真的"公安系统" APP。这类APP打着"公安部"的旗号,完全由受害人自行操作,看似公正、公开,更具迷惑性。
(声明:素材来源于网络,目的是帮助更多的人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)